
近几年,保险圈最热的关键词是什么?答案无疑是“分红险”。在监管政策推动、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,分红险不仅重回C位,更被视为未来十年储蓄类保险的主角。今天,我们就来拆解这堂课的核心内容:为什么分红险会重新成为市场主流?它的优势在哪里?我们该如何用对话术,把客户的兴趣转化为签单?
一、趋势解读:为什么分红险重回主流?
过去几年,储蓄型保险产品不断下调利率,从3.5%到3.0%,再到2.5%,如今传统险的预定利率已经跌至2.0%。与此同时,分红险虽然也降息,但幅度仅为0.25%,保持在1.75%。
这背后透露了两层监管逻辑:
- 解决行业“费差”与“利差”困境。过去中介推高费用,保险公司利润被压缩;再加上利率下行,投资端承压,整个行业面临双重风险。
- 推动风险共担、收益共享模式。传统险的风险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,而分红险通过“保证+浮动”机制,让客户和公司一起承担风险,也一起享受收益。
一句话总结:监管想让保险业回到健康轨道,而分红险就是最契合未来发展规律的产品。
二、产品解读:分红险的真正优势
1. 固定+浮动,抵御利率下行
分红险的固定利率是1.75%,虽低于传统险的2.0%,但通过红利部分,客户的长期收益率可以达到3.0%以上。历史数据显示,平安分红险过去10年客户平均收益率在4%~4.8%之间,明显高于同期银行存款。
2. 长期价值胜过短期收益
对比案例:
- 传统险:30万保费,30年总利益110万~160万。
- 分红险:30万保费,30年总利益可达200万以上(含分红)。
结论很清晰:短期看,分红险和传统险差距不大;但拉长到20年以上,分红险的优势明显放大。
3. 抵御加息风险
有人担心降息带来的收益下滑,但真正更可怕的是未来的“加息”。如果利率反弹,锁定在2.0%的传统险反而成为地板价产品,而分红险的浮动红利部分则能随着市场改善而提升。
三、实力背书:平安投资能力是底气
客户买分红险,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:
- 保险公司有没有钱?
- 能不能长期兑现分红?
平安的回答是:不仅有钱,而且能稳健赚。
- 固收投资:白鹤滩水电站、高铁债券等国家基建项目,提供稳定现金流。
- 权益投资:持有工农中行H股、汇丰银行H股等,单是银行股分红就超过412亿。
- 综合收益率:近十年平均达到5.3%,远高于分红险3%的演示水平。
再看历史数据:
- 2019年保单,演示红利23.79万,实际派发28.59万。
- 17年期保单,演示红利6.9万,实际派发9.3万,实现率高达134%。
用数据说话:平安不仅能给,而且给得比演示还多。
四、客户痛点:分红险如何对接真实需求?
- 养老缺口
- 社保替代率跌破40%,很多家庭未来养老金不足。
- 分红年金产品能做到“越领越多”,初始4.2万逐年增长至9万,累计领取超291万,形成可持续现金流。
- 强制储蓄
- 居民存款大幅增加,但缺乏纪律。
- 分红险通过保单结构实现“强制存钱+长期增值”,避免资金被提前消费。
- 财富传承
- 高净值客户关心资产安全与代际传承。
- 保单天然具备隔离债务、指定受益人、免遗产税等优势。
五、销售方法:如何把理念转化为签单?
1. 三好销售体系
- 好可靠: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(G-SII),万亿级管理规模。
- 好服务:“保险+健康+养老”综合顾问服务。
- 好投资:固收稳江山,权益创收益。
2. 333销售模型
- 三大理由:利率下行、消费诱惑、百岁人生。
- 三大方法:设定目标、制定计划、保持纪律。
- 三大好处:本金安全、长期增值、现金流稳定。
3. 实战话术示例
- 开场:“您知道今年保险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吗?分红险重新回到C位了。”
- 需求挖掘:“您是更在意未来的现金流,还是资产的长期安全?”
- 产品介绍:“分红险就像一栋金融房产,既有保底,又能分享红利。”
- 异议处理:“担心分红不稳定?过去10年,平安客户平均收益率都在4%以上,比存款稳定得多。”
- 成交引导:“您愿意用0.25%的保证利率差,换一个最终可能翻倍的收益吗?”
六、逻辑结构总结
整堂课程的逻辑可以归纳为:
- 趋势:监管推动+利率下行 → 分红险重回主流。
- 产品:固定+浮动收益 → 长期价值胜过短期收益。
- 公司:投资能力+历史数据 → 兑现承诺有保障。
- 客户:养老、储蓄、传承 → 分红险对接真实需求。
- 销售:三好体系+333模型 → 提升话术与成交效率。
七、结语
分红险并不是一个新概念,但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,它重新成为了保险市场的核心产品。原因很简单:它不仅能满足客户对安全和收益的双重需求,更契合中国家庭未来的养老与财富管理趋势。
对于我们顾问而言,这不仅是一款产品,更是一整套销售逻辑的转型:从单一卖收益,到卖功能+收益并重;从单点成交,到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。
未来十年,分红险就是储蓄类保险的“开门红王者”。如果你还在犹豫,不如现在就开始行动。
实用话术
——从逐字稿里提炼,按场景分类,背下来就能开单——
一、开场破冰(30 秒内抓住注意力)
1.「王姐,今天银行一年期 0.95% 了,100 万一年利息买不到最新 iPhone,咱们家的钱是不是该换个‘利息放大器’?」
2.「李先生,监管昨晚刚降息,传统险 2.0%,分红险只降 0.25%,窗口期最多 30 天,今天不锁,下次就是 1.5% 地板了。」
二、需求挖洞(让客户自己说出痛点)
3.「您现在一年想多领 6 万退休金,得往银行补多少本金?600 万还是 800 万?」
4. 「支付宝年账单 38 万,您真不知道自己花哪儿了?如果有一笔钱‘先失踪 6 年’,换来一辈子现金流,您愿意听吗?」5. 「2050 年平均寿命 84 岁,退休 25 年,您觉得社保那 6 万/年够用吗?」
三、产品子弹(三句话讲清“双层蛋糕”)
6. 「1.75% 写进合同是地板,历史分红 3.05%,顶峰 4.8%,上下两层蛋糕,下面保吃,上面管饱。」
7. 「把 100 万变成‘金融房产’:63 岁起每年收租 4.6 万,30 年收 138 万,房子还升值到 154 万,无装修、无断租、无契税。」
8. 「红利买保额,保额年年涨,越老越值钱——‘工资’每年涨 5%,活到 90 岁领 291 万,最后还有 114 万留给孩子。」
四、异议秒杀(一句话堵嘴)
9. 「分红不保证?平安过去 20 年平均实现率 127%,平滑储备里还趴着 2.8% 没发,坏年份也能分钱。」
10. 「怕时间长?您只负责前 6 年,后面终身由平安‘收租’,急用 3 天减保到账,不收过户费。」
11. 「跑不赢基金?基金 2022 平均回撤 21%,分红险 0 回撤,本金不掉才有复利。」
五、成交信号(逼单+行动指令)
12. 「今天锁 1.75%,等于用 0.25% 成本换一辈子 3% 以上‘活期’;错过今天,下次产品 1.5% 地板,您得用 600 万才能追上同样利息。」
13. 「先占额度,15 天犹豫期足够您对比,让时间先站在您这边。」
14. 「扫码 30 秒出计划书,现在签字,明年今天您就收到第一笔‘租金’。」
六、转介绍金句
15. 「这份计划书您留着,如果朋友还在 1% 存款里熬,把我微信推给他,今年帮他多赚一部宝马。」
——背完就能用,开口就收钱——
文章来源:”三栖顾问田照刚“的保险学习笔记
课件下载:关注公众号回复:20250930
作者:一名正在努力专业的保险学员
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启发 :)
记得收藏本文,需要时随时查看!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哦~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