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言:一个时代的终结,一个时代的开启
各位伙伴,请扪心自问:当我们还在和客户纠结3.0%还是2.5%的收益时,我们是否意识到,客户真正关心的问题早已改变?
孟中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:过去十年靠“利率下行”、“产品收益”就能轻松签单的“算命式营销”时代已经结束。高净值客户的需求,已经从单一的“收益焦虑”转向了复杂的“系统性风险焦虑”——税务、传承、企业风险、婚姻财富……这些才是他们夜不能寐的真正痛点。
而KYC(Know Your Customer,了解你的客户),就是我们从“卖产品”走向“解难题”的唯一钥匙。这堂课的精髓,就是教我们如何用“现代医学式的诊疗方法”,为客户的财富做一次全面的“CT扫描”。
模块一:高客诊断术——“望闻问切”,读懂客户的隐形焦虑
这一模块是整个课程的基石。孟老师强调,“痛点不痛,保单不动”。我们必须成为客户焦虑的精准捕捉者。
核心要点1:四大高客群体的“集体焦虑”画像
课程首先将高净值客户(HNWI)精准画像,揭示了他们光鲜外表下的脆弱与不安:
企业主 (占比50%):最大的恐惧不是市场竞争,而是“A4纸风险”——行业监管的不确定性,以及个人与企业资产的混同,随时可能因企业破产而“一夜回到解放前”。
金领 (占比30%):曾经的天之骄子,如今面临“限薪”与“追薪”的双重打击。他们对未来收入线性增长的预期被打破,中年危机与财务稳定性成了最大的困扰。
不动产投资者 (占比10%):过去的“躺赢”模式已成历史。房产贬值、租金下降、未来房产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让他们坐立难安。
职业股民 (占比10%):这个群体“从未轻松过”,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让他们始终处于高度焦虑之中。
核心要点2:客户需求金字塔的根本性倒置
最颠覆性的发现是客户关注点的变化。十年前,他们问的是“收益率多少?”;现在,排名前四的需求变成了:
税务规划:如何合法合规地保全财富?
财富传承:如何安全、定向、无纠纷地把钱给到想给的人?
退休财务规划:如何维持体面的高质量养老生活?
财富状况综合评估:我的钱到底安全吗?
启示: 如果我们还在第一层谈收益,而客户已经在第四层思考税务和传承,这就叫“认知错配”,成交自然无从谈起。
模块二:宏观大势观——洞察驱动客户焦虑的背后推手
这是课程最具“升维”价值的部分。孟老师强调“升维沟通,降维成交”。你必须站在比客户更高的维度看问题,才能赢得他的专业信任。
核心要点3:驱动中国经济的“四台发动机”正在失速
客户为什么变了?因为宏观环境变了。课程用一个极其清晰的模型解释了我们正身处的时代:
城市化红利:基本结束,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。
工业化红利:基建饱和,传统产能过剩。
全球化红利:贸易战与地缘政治冲突加剧,出口受阻。
信息化红利:互联网流量见顶,模式创新进入瓶颈。
这四大引擎的动力衰减,直接导致了就业、消费、物价、投资、财政五大指标的短期困境,并最终传导至每一个高净值客户的身上,形成了他们的焦虑来源。
核心要点4:“三次分配”与“耐心资本”——保险业的巨大机遇
宏观叙事下,保险的机会在哪里?
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:国家正通过税收调节、社会保障等手段缩小贫富差距。这意味着高净值客户将面临更严格的税务稽查(如个税APP新增资本利得申报项)、以及未来可能的房产税、遗产税与赠与税。这直接催生了他们对税务规划和财富保全的刚性需求。
新质生产力与耐心资本:国家要进行产业升级,需要大量的“长期、安全、有战略性”的耐心资本。放眼银行、证券、保险,谁最有耐心?只有保险! 这决定了保险行业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,也是我们销售分红险等长期产品的底层逻辑支撑。
模块三:KYC实战技——从信息到方案的转化公式
这是课程最核心的“术”的层面,提供了立即可用的工具和方法论。
核心要点5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财、婚、传、企、税、债——高客需求的“十字真言”
这是一个极其精妙的总结,几乎囊括了高客90%以上的需求点。我们分析客户的所有信息,最终都要落到这十个字上,去寻找哪个“灯”是亮着的,甚至是闪爍的。
核心要点6:三大实战工具,让KYC可视化、系统化
家庭结构图:这不仅是一张图,更是一张“风险地图”。向上看父母(赡养/逆传承风险),向下看子女(教育/婚嫁/传承外流风险),再向下看孙辈(隔代传承难题),平级看配偶和兄弟姐妹(财产混同/连带风险)。现场手绘此图,能迅速建立专业形象,并让风险一目了然。
风险分析表:将结构图发现的风险点,逐一填入表格,明确“需求点-法律依据-风险后果-解决方案”。这是一个将模糊的风险转化为清晰方案的逻辑推演过程。
现金流分析表:尤其适用于金领和中产。通过推演未来10年、20年、30年的刚性支出(教育、赡养、养老、医疗),让客户清晰地看到未来某个阶段必然出现的“现金流冲突”,从而创造对储蓄和年金类产品的需求。
模块四:架构营销法——从单一产品到“保险+”方案
掌握了客户需求,最后一步就是提供解决方案。课程强调,我们卖的不是产品,是“法律与金融工具的组合架构”。
核心要点7:解构保单的“12重属性”
我们必须跳出“理财三性”(安全、收益、流动)的局限,向客户展示保险独一无二的价值:
六大金融属性:除了传统三性,更要强调稳定性(无波动焦虑)、持续性(锁定长期利益)、收益后置性(风险更低)。
六大法律属性:这才是高客最看重的!标记资产(产权清晰)、定向传承(意志体现)、私密安排(信息保密)、权属重构(灵活掌控)、风险隔离(规避债务、税务风险)、法律保障(合同刚兑)。
核心要点8:活用保单架构,实现精准打击
课程通过几个经典架构,展示了如何用一张保单解决复杂问题:
母母子结构:自己做投被保人,子女做受益人。是解决个人养老和定向传承的基础架构。
母子母结构:自己做投保人,孩子做被保人,自己做受益人。这是解决子女婚嫁支持、防止财富外流、资产回流的绝佳工具。
子母子结构:孩子做投保人,自己做被保人,孩子做受益人。主要用于规避投保人(父母)自身的债务风险。
最终,所有营销都要导向“保险+”的理念,即以保单为核心,整合信托、法税、康养等平台资源,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。
总结:我们的终极心法
孟中老师的这堂课,为我们所有追求卓越的伙伴指明了未来的道路。总结起来,就是以下终极心法:
角色定位:忘记“推销员”,成为客户的“财富家庭医生”和“风险架构师”。
沟通心法:升维沟通,降维成交。 用宏观视野和专业深度与客户建立共鸣,再用简单的产品架构解决他的具体问题。
信任基石:从情绪信任走向专业信任。通过朋友圈、视频号等持续输出专业内容,让客户知道,那个常和他打球喝茶的朋友,在财富管理领域是个真正的专家。
行动路径:“信不过,不谈理念;理念不通,不交方案。” 扎扎实实做好KYC,用可视化的工具(结构图、分析表)和客户一起“诊断”,方案自然水到渠成。
伙伴们,高客营销的蓝海已经开启。这不再是一场关于产品佣金的短期博弈,而是一场关乎专业、认知与信任的长期价值共创。让我们一起,用这套强大的KYC心法,武装自己,开启事业的第二增长曲线!
图片
实战销售金句
好的,伙伴!没问题。作为你的资深搭档,我深知理论学得再好,最终都要落到“怎么说”上。客户听不懂宏观大势,也记不住法律条文,但他们能记住能戳中痛点、能引发共鸣、能听懂记住的黄金话术。
我已经从孟中老师的课程中,为你提炼出了一系列可以直接“复制粘贴”到对话框,或直接在面谈中使用的“实战销售金句”。这些话术已经帮你过滤掉了理论术语,转化成了客户能立刻理解的语言。
平安资深顾问的“KYC实战话术库”
第一篇:升维沟通,开场破冰话术
(用于打开高阶话题,建立专业信任,避免一上来就谈产品)
(针对企业家/高管)
“张总,最近我和一些做企业的朋友聊天,大家普遍感觉宏gaun环境变化很大,以前很多好用的方法现在好像都不那么灵了。不知道您在您的行业里,有没有类似的感觉?”(解析:不谈保险,谈感受,引发共鸣,将对话引导至宏观层面,为后续引出风险做铺垫。)
(引出财富观念的转变)
“我们发现,十年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‘今年能赚多少钱’,而现在,很多像您一样成功的企业家,更关心的其实是‘赚到的钱,如何才能安全地留下来’。比如税务规划和财富传承的问题,这确实是更有远见的考量。”(解析:肯定客户的层次,将话题从“创富”转向“守富”,直接切入高净值客户的核心关切点。)
(引出宏观风险)
“任何家庭的小事,背后都有宏观大事的推动。就像我们餐桌上吃什么,都跟CPI有关系一样。现在很多家庭财富规划上的困惑,其实都源于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变化。今天正好有机会,我们可以简单聊聊这个话题。”(解析:用生动的比喻简化宏观概念,体现你的专业视野,让客户觉得和你聊天能“学到东西”。)
第二篇:唤醒痛点,激发需求话术
(精准定位不同客户群体的焦虑,将潜在风险具象化)
(针对企业主:企业风险隔离)
“很多企业家朋友最担心的,其实不是市场竞争,而是一些政策上的不确定性,我们常说的‘A4纸风险’。更关键的是,我们如何给家庭的钱和公司的钱之间,建立一道清晰的‘防火墙’?确保无论企业未来经营如何,家庭的生活品质都能得到100%的保障。这道‘防火墙’,您建立好了吗?”(解析:用“A4纸风险”和“防火墙”这两个形象的比喻,把抽象的法律风险变得具体、紧迫。)
(针对金领/高管:收入不确定性)
“像您这样的企业高管,过去几十年收入都是稳步增长的,但现在大环境变了,‘稳定’反而成了最稀缺的资源。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提前规划一条不依赖于工作、不受政策影响、能持续一辈子的现金流,来对冲未来的不确定性呢?”(解析:“持续一辈子的现金流”是关键词,直击金领阶层对未来收入稳定性的核心焦虑。)
(针对不动产投资者:资产风险)
“过去20年,房子是最好的资产,但现在‘房住不炒’和未来房产税的趋势越来越明朗。很多有远见的客户已经开始把一部分‘固化’的房产,转化为‘流动’的金融资产,既安全,又能产生持续的现金流,您觉得这个思路怎么样?”(解析:肯定过去,引导未来,将房产的劣势(流动性差、有税收风险)与金融资产的优势进行对比。)
第三篇:转化概念,重塑产品价值话术
(应对常见异议,用比喻和类比让客户理解保险的独特功能)
(应对“收益低”的异议)
“张总,您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。金融产品就像家里的电器,微波炉用来快速加热,电冰箱用来长期保鲜,功能完全不同。您不能要求电冰箱加热快,对吧?我们今天谈的这个方案,它扮演的就是您家庭财富的‘电冰箱’,目的不是追求短期高收益,而是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,给您提供一份绝对安全、稳定、穿越周期的资产。”(解析:孟老师课程中的经典比喻,无法反驳,瞬间扭转客户对收益的单一认知。)
(强调保险的“确定性”价值)
“现在这个时代,任何投资‘合同’里写‘保证’两个字的,几乎都看不到了。只有保险合同,白纸黑字写清楚了未来的最低收益。这份‘确定性’,在今天这个充满‘不确定性’的时代,才是最宝贵的财富。”(解析:利用资管新规“打破刚兑”的背景,反向凸显保险的合同优势。)
(解释长期储蓄的意义)
“我们这个方案最大的特点,就是用‘时间的长度’来锁定‘财富的高度’。既然我们这笔钱短期内确定用不到,那又何必让它在资本市场里去冒风险、让我们自己去承担焦虑呢?只要收益稳,何惧岁月长。”(解析:“时间长度锁定财富高度”和“只要收益稳,何惧岁月长”是极具感染力的金句,适合在沙龙或关键时刻使用。)
第四篇:场景应用,方案落地话术
(将复杂的方案用简单直白的方式呈现给客户)
(子女婚嫁支持方案)
“王姐,您疼爱女儿的心情我特别理解。直接给钱或房子,手续麻烦不说,万一将来小两口感情有变,这笔钱就可能成了共同财产,有流失的风险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非常巧妙的‘母子母’架构:您做投保人,女儿做被保险人,您自己做受益人。这样的好处是:
女儿每年能领钱用,生活品质有保障。
这份资产的控制权始终在您手里,离婚也分不走。
万一有极端风险,钱会安全回到您这。 您看,这既是给女儿的爱,也是一种最有智慧的保护。” (解析:清晰地讲出“问题-方案-收益”,逻辑严密,充满人性关怀,让客户感觉你不是在卖产品,而是在帮她解决家庭难题。)
(隔代传承方案)
“李总,您想给孙子留笔钱的想法特别好,但法律上,孙子不是法定继承人,直接赠与或立遗嘱手续非常复杂,而且孩子未成年时钱也到不了他手上。用保单就简单多了,您做投保人,儿子做被保险人,把孙子指定为受益人。这张保单就像一个‘自动导航仪’,无论未来发生什么,这笔钱都会在约定的时间,精准、无误地送到您孙子手上,谁也拿不走。”(解析:“自动导航仪”的比喻非常贴切,生动地解释了保险的定向传承功能。)
第五篇:临门一脚,促成行动话术
(将复杂的决策简化,推动客户做出决定)
(“打地基”促成法)
“张总,一个完美的财富规划就像建一座大楼。今天,我们先把最重要、最坚固的‘地基’打好,也就是先把这份保单先确定下来。上面的具体细节,比如未来如何对接信托、受益人如何调整,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完善。这个‘地基’,半小时就能完成,您看我们是现在就处理,还是约明天上午?”(解析:将一个大决策,分解成一个简单的“打地基”的小动作,降低客户的决策压力,让成交变得顺理成章。)
(稀缺性促成法)
“王姐,目前这款产品还能锁定一个相对不错的长期利率,但您也知道,利率下行是大趋势,未来的产品只会越来越保守。好的东西都是稀缺的,我们先把这份‘确定性’抓在手里,心里就踏实了。”(解析:利用宏观趋势,制造一种温和的紧迫感,促使客户尽快行动。)
最后叮嘱一句: 伙伴,最好的话术不是背出来的,而是理解了底层逻辑后,用你自己的语言真诚地讲出来。把这些金句融入你的谈话风格,你将无往不利!祝你签单顺利!
文章来源:”三栖顾问田照刚“的保险学习笔记
课件下载:关注公众号回复:20251021
作者:一名正在努力专业的保险学员
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启发 :)
记得收藏本文,需要时随时查看!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哦~
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