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年度演讲】雷军2025年度演讲《改变》超详细解读【共2468字】丨附:演讲全文109页

2025.9.27 发布在 年度演讲 栏目

AI智能摘要
雷军在2025年度演讲中以“改变”为主题,回顾小米过去五年从战略、技术到文化的全面转型。面对内外危机,小米通过“复盘”确立“技术为本”,宣布五年投入1000亿元研发硬核科技。经历松果芯片失败后,重启芯片项目,2024年3nm工艺玄戒01一次点亮成功,2025年搭载小米15S Pro进入第一阵营。小米汽车征战纽北,量产车登顶电动车榜首,YU7以运动型SUV差异化破局。产品矩阵全面升级,推出小米17系列、平板8及智能生态新品。同时试水高端定制服务,推动品牌向上。演讲传递出小米从互联网模式转向核心技术驱动的坚定信念,强调热爱、坚持、复盘与敢闯的文化内核,展现企业逆境重生的蜕变历程。
— 此摘要由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,仅供参考。
【年度演讲】雷军2025年度演讲《改变》超详细解读【共2468字】丨附:演讲全文109页 年度演讲-第1张

本次演讲的核心主线是“改变”,雷军通过回顾小米过去五年(2020-2025)从战略、技术、产品到文化的全方位蜕变,向外界展示了一个“脱胎换骨”的新小米。


第一部分:灵魂深处的“大反思” (2020年)

1. 辉煌下的焦虑:

  • 表面成功: 2019年营收超2000亿,进入世界500强。
  • 深层危机:
    • 外部压力: 前方有苹果、三星、华为等“无法逾越的大山”。
    • 内部疲惫: 创业十年,团队出现“躺平”心态,创新乏力。
    • 舆论质疑: 被贴上了“组装厂”、“没技术”、“只会营销”的标签,导致严重内耗。

2. 破局之法:围棋“复盘”

  • 雷军引入围棋思维,通过反复回答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战略复盘:
    • 做对了什么?
    • 做错了什么?
    • 重来一遍,该怎么做?
  • 复盘行动: 持续半年,进行了四五十次、每次四五小时的深度讨论会。

3. 战略转向的结论:

  • 回归初心与升级路径: 坚持用互联网技术做制造,但必须转向硬核科技
  • “五年千亿”研发计划: 宣布在未来5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底层核心技术研发(对比2019年研发投入仅75亿)。
  • 基因重塑: 将“技术为本”确立为公司铁律,重新点燃“重新创业”的激情。

4. 团队重塑:

  • 人才结构升级:
    • 稳定核心: 联合创始人林斌、刘德继续并肩作战。
    • 引进外援: 引入卢伟冰、曾学忠等一批外部高管,带来新视野。
    • 内部提拔: 重用早期员工如朱丹(工号54,后成为芯片业务负责人)、屈恒等,形成新老结合的核心管理层。

第二部分:“芯片之旅” – 玄戒01的诞生

1. 历史教训:松果电子的失败

  • 起点: 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,2017年发布澎湃S1芯片。
  • 失败根源:
    • 战略错误: 试图从中低端手机SoC切入,被证明是死路。关键结论:自研手机SoC,只有做最高端,才有一线生机。
    • 协同困难: 芯片团队与手机团队目标不一致,缺乏“荣辱与共”的决心。

2. 艰难重启:

  • 清醒认知: 明知自研高端SoC是“至少十年、五百亿投入”的九死一生之路。
  • 决策动力: “不干肯定输;不试试,怎么就知道干不成?”—— 千不一定赢,但不干肯定输。
  • 2021年初: 芯片项目秘密重启,但笼罩在松果失败的阴影下,组建团队异常艰难。

3. 绝不动摇的坚持:

  • 巨大压力: 2022-2023年,公司营收下滑(-15%, -3%),同时“供两个孩子上大学”(造车+芯片),资金压力巨大。
  • 灵魂拷问: 内部出现“会不会把公司拖垮”的质疑。雷军在高管会上提出关键问题:“十年后,我们会为账上多出几百亿庆幸,还是为永远失去芯片业务后悔?”
  • 坚定信念: 雷军力排众议,认为即使芯片最终未成功,也能为公司培养一支顶尖研发队伍,改变公司“质地”。
  • 外部冲击: 2023年5月,一家同行突然解散芯片团队,引发恐慌。雷军迅速召开芯片全员会稳定军心,表明坚持到底的决心。

4. 成功点亮与发布:

  • 技术突破: 采用最先进的3nm工艺,投片费超2000万美元。
  • 历史性时刻: 2024年5月22日,玄戒01回片并一次点亮成功。雷军接到首个来自玄戒01的电话,百感交集。
  • 市场认可: 2025年5月发布,搭载玄戒01的小米15S Pro表现达到第一阵营水平。
  • 命名寓意: “玄戒”取代“松果”,象征着庄重的承诺和坚定的决心。

第三部分:“征战纽北” – 小米汽车的硬核证明

1. 工程师的梦想:

  • 人物代表: 首席测试车手阿灿,代表了小米汽车聚集的一群“热爱汽车、野心勃勃”的工程师。
  • 初始目标: “干翻特斯拉”,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。

2. Ultra项目的波折:

  • 立项与取消: 2021年12月立项,2022年2月因资源聚焦SU7而忍痛取消。
  • 戏剧性重启: 2022年5月,在一次“红酒会议”上,工程师提出“在纽北挑战保时捷”的梦想,点燃全场,项目得以重启。

3. 挑战纽北的艰辛:

  • 沟通困难: 联系纽北官方石沉大海,连发20封邮件,耗时3个月才获得回应。对方首个问题:“一家中国手机厂商,为什么要来纽北?”
  • 天气作祟: 2024年10月包场两天,却遭遇大雨,几乎失败。
  • 绝地反击: 最终在10月28日获得仅10分钟(一圈) 的机会,原型车一举创下纪录,震惊世界。
  • 量产车再创佳绩: 2025年4月1日,量产车在纽北拿下电动车榜首成绩。
  • 文化内核: 强调了“发自内心的热爱”和“百折不挠的坚持”是创造奇迹的根本。

4. YU7的成功:差异化破局

  • 背景: 作为SU7万一失败后的“最后底牌”,背负巨大压力。
  • 激烈争论: 面对理想L9引领的“彩电冰箱大沙发”潮流,内部就是否跟进发生激烈争论,甚至制定了“互相拉黑24小时”的君子协定。
  • 差异化决策: 通过用户调研发现,SUV用户多数时间仍是单人驾驶。最终决定不为“多孩”造车,而为“驾驶者”造车,打造运动型SUV。
  • “最强标准版”的魄力: 直接砍掉原规划的620km续航版本,将835km的长续航Pro版更名为“标准版”并维持原价,打造极致性价比。
  • 情感共鸣: 雷军将YU7定义为“工程师写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的一封情书”,成功打动了许多在家庭责任中寻找自我的用户。

第四部分:产品矩阵全面进化(简要清单)

  1. 小米17系列: 小尺寸旗舰,对标iPhone,强调“无短板”。
    • 技术亮点: 3nm骁龙8至尊版、7000mAh金沙江电池、徕卡Summilux影像、龙晶玻璃。
    • 创新点: Pro系列的“妙享背屏”开辟交互新维度。
  2. 小米平板8系列: 轻薄高性能,搭载澎湃OS 3,主打生产力。
  3. 智能家居生态:
    • 电视S Pro Mini LED: 画质巅峰。
    • 米家冰箱Pro: 微冰鲜技术。
    • 三区洗衣机Pro: 超电解活氧杀菌。
    • 路由器BE10000 Pro: 万兆旗舰,家庭智能中枢。
    • Sound 2 Max音箱: 高端音质,支持空间音频校准。

第五部分:小米定制服务 – 迈向高端的决心

  • 目标用户: 为追求个性、无法容忍平庸的高审美用户打造。
  • 服务内容:
    • 5款高级定制车漆: 如紫水晶(50小时手工打磨)、竞速红等。
    • 2款奢华内饰: 使用Alcantara®、欧洲白蜡木等材质。
    • 个性化配件: 轮毂、卡钳、车标等深度定制。
  • 运营模式:
    • 试运营: 为期一年,每月限量40台(仅限YU7 Max和SU7 Ultra)。
    • 高门槛: 选配金额需超10万元,支付8万元定金。
  • 战略意义: 此举并非为了盈利,而是提升品牌高度、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,向超豪华品牌的服务标准看齐,是小米品牌向上的重要一步。

第六部分:总结与升华

  • 改变是希望: 强调无论个人还是企业,都有重新开始、逆天改命的可能。
  • 改变是信念: 内核是敢于破局、豁达乐观、相信未来的精神力量。
  • 致谢与展望: 愿所有追梦者无畏前行,迎来无限精彩。

演讲核心精神总结:通过五年的“硬核”投入,小米完成了从互联网商业模式驱动,到底层核心技术驱动的根本性转变。演讲通过芯片、汽车等具体案例,反复印证了 “热爱、坚持、复盘、敢闯” 的文化价值观,最终传递出“改变,是小米与这个时代最大的共鸣”这一强大信号。

文章来源:”三栖顾问田照刚“的保险学习笔记

PPT及思维导图源图下载:关注公众号回复:20250928

作者:一名正在努力专业的保险学员

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启发 :)

记得收藏本文,需要时随时查看!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哦~

相关推荐年度演讲

    评论

    发表评论必须先登陆, 您可以 登陆 或者 注册新账号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