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保险行业里的骗局真是防不胜防,最近就遇到一个专门针对保险业务员的骗子,手法老套但特别狡猾。这家伙每次骗个300元左右,刚好卡在立案门槛下面,还动不动就换手机号,光我们群里统计的就有4个号码了。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利用行业特性,先假装要买房接触房产中介,再”无意间”打听保险业务员,这种转介绍的套路让不少同行都上了当。
保险业务员的防骗必修课
从最近的案例来看,这类骗子有几个明显特征:一是特别熟悉保险业务流程,知道怎么获取信任;二是金额都控制在3000元立案标准以下;三是喜欢用”帮女儿买保险””单位有补贴”这类说辞。我在同业交流群里发现,光是去年就有12起类似案件,骗子甚至会在不同城市流窜作案。
说到防范措施,最重要的是建立客户身份核验流程。比如遇到转介绍客户,一定要问清介绍人的具体信息,最好能直接联系确认。另外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推电子投保,其实这也是个很好的风控手段——要求客户通过官方APP完成身份认证,骗子就很难钻空子了。
行业联防才是治本之策
单靠个人防范终究有限,我们几个受害的业务员建了个微信群,把骗子的手机号、作案手法都整理成文档。现在只要输入”17844599196″这类关键词,就能在搜索引擎看到曝光信息。建议各地保险协会也能建立这样的黑名单共享机制,毕竟骗子的套路就那几种,提前预警能避免更多人上当。
说到底,保险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,但我们从业者自己也要做好风险管理。特别是在业绩压力大的时候,越是急着开单越容易掉进陷阱。记住,任何要求垫付费用、现金交易的”客户”都值得警惕,正规投保流程根本不需要这些环节。
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骗局,不妨在评论区分享经历。骗子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,关键是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套路。毕竟在这个行业,信息共享就是最好的防护墙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