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直播笔记】从筹备业委会到应对电梯纠纷,他用一场直播讲透“依法治理”的真功夫丨20251015丨附:直播放回放

2025.10.15 发布在 业委会 栏目

AI智能摘要
10月15日,田主任通过直播分享业委会运作经验。他强调业委会本质是公益组织,需热心公益且遵守法规。筹备阶段应注重核心团队建设、群众宣传和法定程序,并指出满足入住率50%、交房满两年20%或前期物业合同期满90天任一条件即可发起筹备,需10%业主联名。针对电梯加装矛盾,建议以程序优先、协商调解为主,避免诉讼。他主张业委会与街道保持依法依规的合作关系,善用制度保护自身权益。整场直播以案例解析法律条文,为小区治理提供实用指导。
— 此摘要由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,仅供参考。

10月15日的直播,田主任再次走进镜头,语气依旧平和,却句句落地。他用亲身经验为无数准备成立或正在运作业委会的小区送上了一堂“真经课”——既讲方法,又讲心态,更讲底线。

一、业委会不是谋利的组织,而是社区的良心

“业委会,本质上是公益。”田主任开场第一句话,就打破了很多人的误解。他直言,现在很多人想进入业委会,是奔着“能拿点好处”去的,这种心态最危险。“你想靠业委会赚钱,最后不是把自己搞进去,就是被业主推翻。”他语重心长地说。真正能做下去的,只有两种人:一是有热心,二是懂规矩。业委会的价值,不在钱,而在责任与公信力。

二、筹备阶段:从“群众基础”到“法定程序”

田主任总结了筹备业委会的三要素:人、程序、宣传。他提醒初次筹备者,别急着跑流程,先要“有人”。至少要找到5到10个志同道合的业主,组成核心志愿团队。第二步,是“做群众工作”。宣传不是喊口号,而是要让业主明白业委会的意义——监督物业、维护公共利益、提升小区治理水平。第三步,是依法启动。田主任现场展示了“问政四川”上街道回复的官方文件,详细说明成立业委会的三个条件:入住率或交房率达50%;交付满两年达20%;前期物业合同期满90天。满足任一即可发起筹备。随后,需10%业主联名、提交房产证和身份证复印件,由街道审查后发布公告。“最难的不是开始,而是投票。”田主任提醒,后期召开业主大会必须达到2/3投票率,“前期不铺垫,后期会崩盘。”

三、电梯加装矛盾:一楼二楼的权利,谁来维护?

直播中,一位观众咨询加装电梯问题:上层要装,一二楼不同意,也无补偿。田主任当即指出——这种情况没有“标准答案”,但有原则:程序优先、协商为先。他建议一楼二楼业主可先通过“12345”或街道反映,争取调解;若施工强行推进,可以依法报警制止。“没有补偿就施工,这是不尊重邻里、不合法的。”他补充,“但打官司很难,因为起诉对象是每个参与业主,取证极难。”这段实话,让很多人认清现实:与其陷入诉讼,不如提前协商,理性维权。

四、依法而行,善于取巧

田主任强调,在与物业或街道打交道时,要懂得策略——依法、依情、依理。他说:“街道是指导单位,不是对立面。跟街道‘刚’,你赢了道理,输了时间。”他主张“见不得也离不得”的关系模式:一切以街道指导为依据,程序合法、责任清晰。这样一旦出现争议,业委会可把责任合理转移。“聪明的业委会,不是会吵架的,是能用制度和程序保护自己的。”田主任总结道。

五、直播虽小,意义重

整场直播持续近一小时,在线人数虽不多,却互动频频。田主任以轻松的语气、真实的案例,把枯燥的法律条文讲成了生活经验。从志愿者招募到线上投票,从物业合同到矛盾调解,他的每一句话,都是基层治理的“干货”。他笑着说:“我们播着玩儿,但如果能帮一个小区少走弯路,这个直播就值。”


结尾总结:

田主任用一场平凡的直播,讲出了业委会工作的全部真相:要热心,更要守法;要懂人情,也要讲程序;要敢说,更要会做。这不是“当主任”的心得,而是一位践行者的真诚提醒——业委会工作,既是公益,也是修行。

2025年10月15日直播回放上方二维码或下方链接直达:https://weixin.qq.com/sph/Au9oUbpV0

文章来源:”三栖顾问田照刚“的业委会学习笔记

作者:一名正在努力专业的保险学员

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启发 :)

记得收藏本文,需要时随时查看!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哦~

评论

发表评论必须先登陆, 您可以 登陆 或者 注册新账号 !